水切割机高压水射流设备中的阀虽然千差万别、功能各异,但它们都具有承受高压、频繁启闭的共性。因此,其用材既要求较高的强度、硬度,又要求耐冲击和韧性。通常,阀芯和阀座不宜采用同种材料,以避免撞击时的亲和力缺陷,并且两者拉开一定的硬度差。不同的工作压力要求不同的材料。一般高压情况下,热处理后阀芯表面硬度为40- 55HRC;超高压情况下则为50 - 55HRC。阀芯常用材料有CrVG、GCrl5、2Crl3、3Cr13、38CrNi3MoVA、45CrNiMoA等;阀座常用材料有40Cr、2Cr13、3Crl3、38CrNi3MoVA等。阀芯与阀座精加工完成后,通过渗氮工艺可进一步提高其表面硬度。也有采用YG8硬质合金做阀芯的,将其淬火后回火达到60HRC硬度;同时,以OCr18Ni9为母体,固熔EDCoCr-B-03(即堆焊)厚度约2mm,其表面硬度≥38HRC,然后将其加工成60。锥角的阀座。这种匹配在高压阀中常用,也就是说固熔是一种保证表面质量的工艺。
为了提高高压柱塞的耐磨性,往往采用表面热喷涂钨基或镍基硬质合金薄层的工艺,表面硬度可达62~65HRC;也有采用陶瓷柱塞的,即将陶瓷套与柱塞组合以提高其耐磨性,但这种组合工艺往往难以保证;当然,表面渗氮更是常用的工艺。
1.冶炼
目前,高强钢大都采用了真空冶炼、喷射冶炼、炉外精炼和电渣重熔等新的冶炼方法。由于采用了这些先进的冶炼及炉前、炉后处理技术,大大降低了钢中硫、磷等杂质元素含量,提高了钢的纯净度,显著地提高了钢的冲击韧度。
(1)电炉(平炉)+真空铸锭:我国的重型机器厂多采用电炉或平炉初炼钢水,出钢后通过中间包注入真空室内的钢锭中.在铸造过程中达到钢水的脱气处理,去除造成钢中白点的氢气,使钢水达到纯净。
(2)碱性平炉真空喷射:有的锻件生产厂采用平炉初炼钢水,钢渣分流,在钢包内进行合成清洗,把平炉钢质量提高到电炉钢的水平。利用RH真空系统预脱氧,为提高喷粉效果创造条件,然后真空、喷粉同时进行,以加强钢液搅拌和提高脱硫脱氧效果;喷粉后继续真空,以净化喷粉过程的污染。该工艺去硫效果极佳,可降低至(质量分数)。
(3)钢包精炼:将普通冶炼的钢水,注入钢包中精炼。钢包有加热、除气和搅拌设备。钢包精炼改善了成分的分散情况,能获得很低的硫、磷和气体含量。
(4)电渣重熔:将普通冶炼的钢经电渣重熔来降低钢中的硫、氧含量,可使钢的纯净度得到很大的改善,另一个明显效果是钢锭具有同向的合乎理想的凝固,只有轻微的偏析。对材料的韧性和各向同性有较大要求时,均采用电渣重熔钢。
2.热加工
高强度钢锻件一般由水压机锻锤热加工锻造成形。热加工的目的是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,使各个晶粒产生机械变形,并促进其均匀化,压合存在于钢锭内部的空隙,并使锻件成形。由于高压缸体要求有较高的横向韧性,所以必须控制适当的锻造比,一般控制在3~4就可以破坏树枝结晶组织,使力学性能在各方向没有明显差异。同时,应根据钢的纯时,为了降低奥氏体晶粒长大,淬火的奥氏体化温度采用低的温度,以
保证韧性。CrNiMo钢的淬火温度宜采用840℃(高于Ac,约45℃)。回火温度根据强度要求来选择,回火温度越高,强度越低,韧性越好。为了保证最佳的强度和韧性匹配,回火温度应大于550°c(一般为600℃),以避免550℃以下回火出现等温回火脆化。
4.5.3材料的质量检验
锻造结构是高强钢常见的形式。确保锻件质量是关系到高强钢可靠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。锻件的质量主要靠下列几个方面来保证:正确选用钢号,提高钢的冶金质量,合理的加热工艺和锻造温度,以及合理的热处理工艺。同时,必须按下列要求对锻件进行检验。
(1)锻件用钢应采用平炉、电炉或氧气转炉冶炼的镇静钢,要求较高的可采用电渣电熔、炉外精炼等冶炼方法。
(2)锻件主截面部分的锻造比不得小于3,锻件所用的钢锭应去掉足够的浇冒口,整个截面上应锻透,不允许有过热和严重脱碳现象。
(3)锻件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必须满足有关技术条件的要求。
(4)锻件粗加工后按标准GB/T1979 - 80《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》做低倍金相检查,并满足一般疏松小于1.5级、中心疏松小于1.5级,偏析小于1.5级,锻件表面不允许存在缩孔、气孔、裂纹、夹渣等缺陷。
(5)锻件要进行金相检查、晶粒度检查,按GB/T6394-86《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》评级,要求保证6级或6级以上。非金属夹杂物按GB/T10561-89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方法》测定,氧化物不超过1.5级、硫化物不超过1.5级,氧化物与硫化物总和不超过2.5级。
(6)水切割机锻件内部不允许存在白点,并按照JB4730-94《压力容器无损检测》进行超声波检测,判废标准为Ⅲ级合格。